中學里哪些科目最難?
最先受到影響的是數學,其次是物理。
初中的物理比較簡單,但是進入高中之后,物理突然露出獠牙,難度急劇增加,讓很多孩子苦不堪言。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物理感興趣,那么即使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他也會想辦法去克服。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對物理的興趣呢?
你學得好,自然就會感興趣。
還有什么?
還可以通過書籍,紀錄片等方式培養一定的興趣,同時建立一定的基礎框架。
比如之前我推薦過一本書——《什么是高中物理》。
得到了眾多家長和朋友的好評。
今天我們來推薦另外一本有趣的高中物理科普書——《鬼臉物理課》。
說起《鬼面》系列,大概兩三年前就知道它的名字了,當時在群里做推薦教具的活動時,有家長朋友提到了它,當時引發了一陣購買狂潮。
但我始終沒買物理史實初中,因為孩子還小,買了也用不了。現在孩子終于長大了,快上初中了,我就可以看了。
于是,一套四冊的《鬼臉物理課》就出現在了我的書桌上。
《鬼臉物理課》一共有四本書——《古典物理》、《相對論的歷史》、《探索微觀世界》、《量子理論與未來》。
作者把物理學發展史和物理理論科普有機地結合起來,雖然內容和史實比較嚴謹,但表達形式——語言卻非常活潑,更貼近學生的興趣。如果以成年人的眼光來看,可能有些輕浮,但這種風格恰恰是中學生喜歡的。也正因如此,它在知乎上收獲了不少學生的好評。
那么這本書的風格是怎樣的呢?
我們來看一下其中的一部分。
由于我不是物理專業的,所以我評判這本書好壞的出發點其實跟學生差不多,整體閱讀感覺比較流暢,至少作為通俗讀物是可以接受的,理論展開介紹的比較清楚,例子生動網校頭條,講解比較專業詳細,確實跟課程內容有關聯,甚至還會有一兩個小話題。
它肯定不適合用來當教科書,但絕對是一本很好的科普書,可以讓你粗略的了解物理理論發展的歷史物理史實初中,以及物理學中的相關概念。
這就足夠了,不是嗎?
如果時間有限,不一定要把四本書都看完,看《經典物理》和《探索微觀世界》兩本就夠了。
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套書居然是天星出品的,除了教輔,還出這種識字讀物,另外群里有朋友推薦了一套10萬的教材……為什么,后來我才知道,是天星出品的……
怎么說呢,還是先把焦點放在意想不到的事情上吧。
鬼臉物理系列,包括鬼臉化學和歷史系列,都是適合中學生閱讀的科普讀物,比較符合學生口味,貼近課本內容,量大,也算是比較偷懶,輕松閱讀的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