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全國二卷物理包括以下內(nèi)容:
必修模塊“物理1”包括經(jīng)典力學和振動與波兩個專題。
選修模塊“物理2”包括電磁學和光學兩個專題。
選修模塊“3-5”包括原子物理和波粒二象性以及核反應和核能等部分。
新高考物理試題的特點是:試題情境設置更加貼合實際,加強對學生關(guān)鍵能力的考查,加強試題素材與試題內(nèi)容的匹配程度。在復習備考時,考生要注重基礎,強化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綜合歸納的能力。
請注意,具體的考試內(nèi)容可能會根據(jù)考試大綱和實際情況有所變化。
題目:一個質(zhì)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從靜止開始運動,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求:
(1)物體的加速度大小;
(2)物體在4s內(nèi)的位移大小;
(3)物體在第4s末的速度大小。
解答:
(1)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外力共同作用,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 - \mu mg = ma$
解得:$a = 1.6m/s^{2}$
(2)物體在4s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
$x = \frac{1}{2}at^{2} = \frac{1}{2} \times 1.6 \times 4^{2}m = 12.8m$
(3)物體在第4s末的速度大小為:
$v = at = 1.6 \times 4m/s = 6.4m/s$
這個例子涵蓋了新高考全國二卷物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解題方法,可以幫助您更好地理解高考物理的考查方式和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