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考新一卷物理包括以下內容:
1. 參考系的概念、坐標系的概念、質點的概念。
2. 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
3. 重力、重力的等效作用(彈力、摩擦力)及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別。
4. 受力分析,常見力(重力、彈力、摩擦力)的方向及作用點。
5. 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及其應用。
6. 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
7. 速度、加速度、位移的概念及計算。
8. 勻速圓周運動的相關知識,包括線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等概念,以及向心力的來源、方向確定、做功特點等。
9. 萬有引力定律及其在天文學上的應用。
此外,全國高考新一卷物理還涉及到動能的概念、動能定理及機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識。同時,實驗題部分也涵蓋了力學和電學兩個方面的內容,包括實驗原理、數據處理、誤差分析等。
請注意,具體的考試內容和難度可能會因地區和年份而略有不同。
全國高考新一卷物理例題:
題目: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的作用下,從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斜面上的某一點時,撤去力F,物體繼續上升,到達最高點后,又沿原路返回,已知它返回到底端的動能是$E_{k}$,求物體從開始運動到返回到出發點的過程中,重力做的功和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
答案:重力做的功為零;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為$E_{k}$。
解析:
物體從開始運動到返回到出發點的過程中,重力做的功只與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關,而與路徑無關。因此,從開始運動到返回到出發點的過程中,重力做的功為零。
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除了重力之外,還受到恒力F的作用。根據動能定理,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等于動能的變化量。由于物體在整個過程中動能沒有變化,所以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為零。
需要注意的是,題目中提到的恒力F是物體在上升過程中受到的力,而在返回過程中,物體不再受到這個力的作用。因此,在計算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時,需要將恒力F考慮在內。
總之,根據題目所給的信息和解析,可以得出重力做的功為零,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為$E_{k}$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