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物理的考點包括:
1. 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比例關系。
2. 自由落體運動和豎直上拋運動的研究方法。
3. 運動圖像的物理意義。
4.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像和速度圖像。
5.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及其應用。
6. 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7. 實驗: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8. 動量定理及其應用。
9. 動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此外,還有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電場強度和電勢能等考點。具體內容還需要參考當年的高考物理考試大綱和真題。
題目:
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與水平方向成37度角斜向上的拉力F=10N的作用,物體在水平地面上移動了10m的距離,已知物體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系數為0.25,求:
(1)各個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2)拉力F對物體所做的功。
解析:
(1)首先,我們需要確定各個力,并計算它們對物體所做的功。這個題目中主要的力有兩個:拉力F和摩擦力f。另外,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對物體的位移沒有貢獻,因此我們不需要考慮它們。
拉力F對物體做的功為:
$W_{F} = F \cdot s \cdot cos\theta = 10 \times 10 \times cos37^{\circ} = 60J$
摩擦力f對物體做的功為:
$W_{f} = - f \cdot s = - (mg \cdot \mu + F \cdot sin\theta) \cdot s = - (50 \times 0.25 + 10 \times sin37^{\circ}) \times 10 = - 175J$
其中,- 表示負功。
(2)拉力F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獲得的動能,即:
$W_{F} = \frac{1}{2}mv^{2}$
代入數據可得:
$W_{F} = \frac{1}{2} \times 5 \times 6^{2} = 90J$
所以,拉力F對物體所做的功為9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