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的試卷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必考題:
1. 力學和電磁學基礎知識。
2. 實驗:這部分的考試內容主要包括實驗儀器和測量儀器的使用方法,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等。
選考題:分為物理選修3-3和物理選修3-5,考生可以從這兩個模塊中選擇一個部分作答。這個部分的考試內容主要包括分子動理論、原子結構、核反應、核能等知識。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題目涉及到一些物理學的前沿知識和基礎理論知識。因此,高考物理的試卷涵蓋了物理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實驗操作、數據處理、物理學前沿知識的應用等多個方面。同時,試卷也會根據每年的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進行調整,以適應不同地區考生的需求。
【實驗目的】
回收銅和硫酸亞鐵。
【實驗原理】
(1)硫酸銅溶液與鐵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
(2)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
【實驗步驟】
(1)取適量廢水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的除鐵以外的試劑,充分反應;
(2)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
(3)取步驟(2)中的濾渣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后,將溶液蒸發結晶。
【實驗現象】
加入除鐵以外的試劑后,有氣泡產生;過濾后,濾渣為黑色粉末;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有氣泡產生。
【實驗結論】
(1)廢水中的鐵已被過濾除去;
(2)濾渣中含有銅和鐵;
(3)濾液中含有硫酸亞鐵。
以上是一個高考物理試卷中關于過濾的例題,通過這個例題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過濾的方法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