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卷高考物理包括以下內容:
1. 運動的描述:會描述物體運動,會用運動學公式解決簡單運動問題。
2. 受力分析:會根據牛頓定律分析簡單力的問題。
3. 動量:會用動量定理解決簡單的碰撞問題。
4. 能量:會用能量守恒定律解決能量的問題。
5. 電路:會分析串并聯電路,會用歐姆定律分析簡單電路問題。
6. 磁場:會描述磁場,會分析簡單的磁場問題。
7. 電磁感應:會分析電磁感應的問題。
8. 光的反射與折射:會分析光的反射與折射的問題。
此外,選修部分還包括熱學、振動與波等。但具體的高考物理內容可能會因地區和學校而異,建議咨詢當地學校或教育部門了解詳細的高考物理內容。
題目:一個質量為 m 的物體,在恒定合外力 F 的作用下,從A點運動到B點,其中運動軌跡為直線。到達B點時的速度為v,已知A、B兩點間的距離為s,求合外力F所做的功。
這個題目考察了學生對功的計算公式的理解和應用,以及對于直線運動的理解。
解答:
根據功的計算公式,有:W = Fs · cosθ
其中,cosθ表示力F和位移s之間的夾角。
根據動能定理,我們有:W = (mv2) - (mv1)
其中,mv2表示物體到達B點時的動能,mv1表示物體在A點時的動能。
又因為物體的動能E = 0.5mv22,所以有:W = 0.5m(v2) - 0.5m(v1)
將v2 = v + 初速度v0帶入上式,得到:W = 恒力 × s
所以,合外力F所做的功為:W = Fs
注意:以上解答僅供參考,具體解答可能需要考慮到更多的因素和細節。此外,解答可能因不同的考試要求和評分標準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