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2016高考物理卷的全部題目,但可以提供部分試題參考:
一、選擇題(共8分)
1. 下列關于分子間作用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分子間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分子力是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
B. 剪斷鐵絲的過程中,分子間作用力先減小后增大
C. 當分子間距離減小時,分子間作用力一定增大
D. 當分子間距增大時,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減小
二、實驗題(共18分)
(一)實驗:研究決定電容器電容大小的決定因素。
1. 實驗中用到的基本物理方法是( )
A. 等效替代法 B. 控制變量法 C. 建立模型法 D. 歸納法
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容器的電容與其帶電量成正比,與兩板間的電壓成反比
B. 電容器的電容是表示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的物理量
C. 電容器不帶電時,其電容為零
D. 只要有兩個彼此絕緣的電量相同的金屬球接觸再分開,其電容一定為原來的一半
三、計算題(共24分)
最后是道計算題,內容是質量為m的物體放在質量為M的斜面體上,物體與斜面保持相對靜止,共同沿斜面勻速下滑。斜面體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求物體受到斜面體的摩擦力大小。
上述信息為2016高考物理卷的部分試題,僅供您參考。請注意,實際的物理卷可能會根據地區和考試機構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題目:質量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自A點進入一個半徑為R的半圓形軌道,且恰好能通過最高點B。求:
1. 小球在最高點B時對軌道的壓力;
2. 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
答案:
1. 根據小球在最高點B時恰好能通過的原理,我們可以得到小球在最高點B的速度為vB = v0/√2。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小球對軌道的壓力為:
F = mg + m(v^2-v0^2)/(2R) = mg + m(vB^2-v0^2)/(2R) = mg + mg/2 = 3mg/2
2. 重力做功的功率為:
P = mgvB = mg(v0/√2) = 5mgv0^2/4
解釋:
這道題目考察了高中物理中的圓周運動、牛頓定律和功率等知識。首先,小球在最高點B的速度可以通過受力分析得到,再根據牛頓定律得到小球對軌道的壓力。最后,根據功率的計算公式,我們可以求出重力做功的功率。
希望這個例子能夠幫助您更好地理解高考物理的考試內容和難度。請注意,這只是示例,真實的高考物理試題可能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