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物理包括以下內容:
力學部分:
1.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 牛頓運動定律應用。
3. 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應用。
4. 機械能守恒定律和應用。
5.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6. 圓周運動。
7. 萬有引力定律。
電學部分:
1. 電場強度、電勢、電容等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
2.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和偏轉。
3. 直流電路的分析和計算。
4. 電磁感應基本規律和應用。
5. 交變電流。
6. 理想變壓器。
光學和熱學部分:
1. 光的折射、反射定律和波動光學。
2. 熱力學定律、分子動理論、氣體的狀態方程和熱力學第二定律。
以上內容為2007年高考物理的部分主要考點,具體考試內容和難度可能根據不同省份和考試大綱有所不同。
題目:
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當物體受到一個水平方向的大小在5N至10N之間的變化而大小未知的拉力作用時,求:
1. 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并說明理由。
2. 當水平拉力大小為7.5N時,物體的加速度是多大?
3. 當水平拉力大小為多大時,物體開始運動?
4. 物體在地面上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解析:
1. 當水平拉力小于等于最大靜摩擦力時,物體靜止不動。當拉力大于最大靜摩擦力時,物體開始運動。這是因為靜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靜摩擦力之間變化,當拉力大于最大靜摩擦力時,物體受到的合外力將大于零,物體將有加速度,從而開始運動。
2. 當水平拉力大小為7.5N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 = μF_{N} = 0.2 × 50 = 10N
物體的加速度為:a = \frac{F - f}{m} = \frac{7.5 - 10}{5} = - 0.5m/s^{2}
3. 當水平拉力等于最大靜摩擦力時,物體開始運動。所以當水平拉力為10N時,物體開始運動。
4. 物體在地面上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 = μF_{N} = 0.2 × 50 = 10N
答案:
1. 物體開始運動。因為當拉力大于最大靜摩擦力時,物體受到的合外力將大于零,物體將有加速度。
2. 當水平拉力大小為7.5N時,物體的加速度是-0.5m/s^{2}。
3. 當水平拉力為10N時,物體開始運動。
4. 物體在地面上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是1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