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仍考物理。全國絕大部分省份都將物理作為理科綜合考試科目,即在高考中,物理、化學、生物三科合為一份試卷,進行統一考試。
至于具體的高考物理考試內容,由于高考屬于選拔性考試,其命題范圍、難度和重點都可能因國家、地區和年份而異。因此,具體的考試內容應參考當地教育部門發布的考試大綱。不過,一般來說,高考物理會涵蓋力學、電學、光學、原子物理學等傳統物理學領域,同時也會涉及現代物理學中的一些前沿知識,如粒子物理、量子信息等。此外,高考物理還會通過實驗操作來考察學生的物理能力。
例題:(2022年高考物理全國卷)一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從斜面底端上滑到斜面頂端的過程中,加速度大小為a,到達頂端后又返回原處,若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則
A.物體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為mgh
B.物體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μmgcosθ(h+a)
C.物體克服支持力所做的功為Fh
D.物體克服合外力所做的功為Fh+μmgcosθ(h+a)
解析:
$F - (mg + f) = ma$
$f = μ(mg + F)cos\theta$
$W_{G} = mgh$
$W_{N} = Fh - W_{G}$
$W_{f} = fL = \mu mgcos\theta(h + a)$
其中,$L$為物體上升的高度。根據以上方程,可以求得物體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為$mgh$,物體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mu mgcos\theta(h + a)$,物體克服支持力所做的功為$Fh - W_{G}$。因此,選項A、B、C正確。
合外力做功等于動能的變化量,根據以上方程可得物體克服合外力所做的功為$Fh + \mu mgcos\theta(h + a)$。因此,選項D錯誤。
答案:A、B、C、D。
以上是一個高考物理例題,其中包含了重力、摩擦力、支持力等物理量的計算,以及動能定理的應用。題目難度中等偏上,需要考生具備一定的物理基礎知識和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