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必背的內(nèi)容包括:
1. 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
2. 高中階段學習的各個板塊的考點和知識點。
3. 高考考試說明中的內(nèi)容。
具體來說,力學部分包括牛頓運動定律和動量定理,能量守恒定律和近代物理初步等;電學部分包括庫侖定律,歐姆定律和焦耳定律等;熱學部分包括分子動理論,熱力學三大定律等。
此外,高考物理還有實驗題,包括基本儀器的使用、基本實驗的方法和技巧、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方法、實驗故障的分析等。同時,高考物理最后一個大題通常為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和碰撞問題,以及能量守恒的問題。
以上內(nèi)容僅供參考,建議通過多種渠道了解高考物理的考試要求和相關(guān)信息,例如咨詢高考一線老師或參加相關(guān)補習班等。
題目:一質(zhì)量為5kg的木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一質(zhì)量為10g的子彈以800m/s的速度水平射入木塊,穿出時速度為100m/s。求子彈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分析:
1. 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子彈對它的作用力,因此水平方向上木塊的運動遵循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
2. 子彈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木塊對它的作用力和阻力,因此水平方向上子彈的運動遵循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
解題過程:
首先,我們需要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求出子彈在木塊中受到的阻力大小和木塊的運動速度。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 = ma$,其中$F$為子彈對木塊的力,$a$為木塊的運動加速度。已知子彈的質(zhì)量為$m_{彈} = 10g$,木塊的質(zhì)量為$m_{木} = 5kg$,因此有:$F = ma = \frac{m_{彈} + m_{木}}{m_{彈}}a = \frac{10 + 5}{10} \times 800 = 600N$。
根據(jù)運動學公式,有:$v^{2} = v_{0}^{2} + 2ax$,其中$v$為子彈穿出時的速度,$v_{0}$為子彈射入時的速度,$x$為木塊在子彈的作用下移動的距離。已知子彈的速度從800m/s變?yōu)?00m/s,木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因此有:$v^{2} = (v_{0} - v)^{2} = (800 - 100)^{2}$。
接下來,我們需要求出子彈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根據(jù)動能定理,有:W_{f} = \Delta E_{k} = \frac{1}{2}mv^{2} - \frac{1}{2}mv_{0}^{2}。其中W_{f}為子彈克服阻力所做的功,\Delta E_{k}為子彈動能的變化量。將上述兩個公式帶入可得:W_{f} = \Delta E_{k} = \frac{1}{2}m(v^{2} - v_{0}^{2}) = \frac{1}{2}(10g)(800^{2} - 10^{2}) = 3695J。
總結(jié):本題考察了牛頓第二定律、運動學公式、動能定理等力學基礎(chǔ)知識點,通過求解子彈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來加深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