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給出高考物理一模試卷的全部內(nèi)容,但可以提供部分試題參考:
1. 單項選擇題:
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B. 摩擦力對物體做功,機械能一定變化
C. 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其加速度一定增大
D. 兩個電阻并聯(lián)接入電路,它們的電壓相等,則它們的電阻一定相等
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機械能一定保持不變
B. 兩個物體只要接觸就一定能產(chǎn)生彈力
C. 物體間有摩擦力存在時,一定有彈力存在
D. 靜止的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靜摩擦力
2. 簡答題:
1. 一輛汽車在水平公路上轉(zhuǎn)彎,沿曲線由A到B,其速度方向與水平成一定夾角θ(圖未給出),若要使汽車在轉(zhuǎn)彎時沒有側(cè)向摩擦力,汽車轉(zhuǎn)彎的軌道半徑R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
2. 一質(zhì)量為m的木塊放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恰能勻速下滑,若要使木塊沿斜面勻速上滑,則應(yīng)對木塊施加多大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
上述題目僅為部分示例,高考物理一模試卷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涵蓋了多個章節(jié)和知識點。如需獲取完整的試卷內(nèi)容,建議參考官方的高考模擬試題。
1. 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是多少?
2. 小球落地點與拋出點的高度差是多少?
3. 如果小球與地面碰撞后反彈,反彈高度為地面高度的 3/5,求小球與地面碰撞的次數(shù)。
答案:
1. 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可以通過自由落體運動公式來求解:t = sqrt(2H/g)。
2. 小球落地點與拋出點的距離可以通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來求解:x = v0t - 1/2gt^2。其中g(shù)為重力加速度,t為自由落體時間。解得x = sqrt(2H^2 - g^2 t^2)。由于已知初速度和高度,可以求得時間t,進而得到距離。
3. 小球與地面碰撞的次數(shù)可以通過反彈高度和初始高度的比例來求解。由于已知反彈高度為地面高度的 3/5,因此可以得出反彈次數(shù)為 n = (H-h)/h,其中h為反彈高度。代入已知條件可得 n = 5。
通過這個例題,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題目要求,并運用相關(guān)的物理知識來解答問題。同時,這個例題也能夠幫助考生過濾掉不相關(guān)的知識點,提高答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