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中常見的受力分析問題有:
1. 連接體問題:要分析各個物體之間的受力情況,找出每個物體所受的力,分析哪些力是內(nèi)力,哪些力是外力。
2. 傳送帶問題:這類問題首先要判斷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摩擦力是動力還是阻力,再判斷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摩擦力是靜摩擦還是滑動摩擦。
3. 彈簧類問題:彈簧類問題中要特別注意彈簧的彈力有無變化,如果彈簧的彈力發(fā)生變化,那么物體所受的合外力也會發(fā)生變化。
4. 汽車或小車問題:首先要判斷物體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是靜摩擦還是滑動摩擦,再分析物體的加速度,確定物體的運動情況。
5. 桿對物體的作用力分析:桿對物體的作用力既可能表現(xiàn)為支持力或拉力,也可能是使物體有向心力的作用。
以上內(nèi)容僅供參考,建議查閱高考物理歷年真題了解更多信息。
題目:一個質(zhì)量為 m 的小球被系在一根細繩的一端,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細繩的另一端固定在圓心O點。已知小球到達最高點時的速度為 v1,到達最低點時的速度為 v2,重力加速度為 g。求:
(1)小球在最高點和最低點時細繩對小球的拉力;
(2)小球在圓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合外力。
分析:
(1)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可求得小球在最高點和最低點時細繩對小球的拉力。
(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可求得小球在圓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合外力。
解答:
(1)在最高點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 - mg = m(v^2) / r
解得:F = mg + m(v^2) / r
在最低點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 - mg = m(v^2) / r
解得:F = 2mg + m(v^2) / r
(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 - mg = m(v^2) / r + m(v^2) / r^2
解得:合外力為 3mg + m(v^2) / r。
說明:本題考查了受力分析在圓周運動中的應用,難度適中。解題的關(guān)鍵是正確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并熟練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