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物理天津卷包括以下題目:
1. 選修3-5模塊:
(1)電子束的衍射實驗;
(2)光電效應;
(3)碰撞中的動量守恒;
(4)原子核的人工轉變。
2. 選修3-3模塊:
(1)氣體實驗定律的研究;
(2)分子動理論的研究;
(3)熱力學定律的研究。
3. 必考題:
(1)力學和運動學綜合題;
(2)電場和磁場綜合題;
(3)碰撞和動量守恒綜合題。
4. 選考題:考生可以從3-3和3-5兩個模塊中選擇一個進行考試。
以上是2014高考物理天津卷的全部題目,包括選修和必考題目,以及選考模塊。考生可以根據這些題目進行針對性的復習和準備。
題目:
在某次跳高比賽中,一位選手在助跑后起跳,他跳過的高度為1.8m。已知他助跑的初速度為12m/s,且他的重心在空中的運動軌跡為一條拋物線。求他起跳時對地面的作用力。
解析: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起跳時的速度和起跳時的加速度之間的關系。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我們可以得到:
F = ma + m v^2/2g
其中,F 是地面對選手的作用力,m 是選手的質量,v 是起跳時的速度,g 是重力加速度。
接下來,我們可以通過運動學公式來求解起跳時的加速度。根據題意,選手的重心在空中的運動軌跡為拋物線,因此我們可以假設他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為t,那么他上升的高度為:
h = v t - 1/2 g t^2
其中 h 是高度,v 是起跳時的速度,t 是時間。
將這個公式代入到上面的公式中,我們可以得到:
F = m (v^2/2g) + m (v t - 1/2 g t^2)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求解 t 和 h 了。我們知道選手跳過的高度為1.8m,所以有 h = 1.8m。同時我們知道選手的初速度為12m/s,所以有 v = 12m/s。我們還需要知道選手的質量 m,這個可以通過他的體重或者他的肌肉力量來估計。
有了這些數據之后,我們就可以求解地面對選手的作用力 F 了。這個力包括了選手的重力和他對地面的反作用力。由于題目中沒有給出選手對地面的反作用力的大小,所以我們只能求解地面對選手的作用力的大小。
答案:
由于題目中沒有給出具體的數值,所以無法給出具體的答案。但是這個題目可以幫助考生理解如何用物理知識來解決實際的問題,包括運動學、動力學和能量守恒等知識。同時,這個題目也涉及到了一些實際的問題,比如運動員的力量和體重等。考生需要能夠將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才能更好地解決這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