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新課標物理包括以下內容:
1. 運動的描述: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
2. 力與運動的關系:研究超重和失重、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3. 沖量和功:動量定理的應用、功與功率。
4. 曲線運動:拋體運動、圓周運動。
5. 萬有引力:萬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學上的應用。
6. 動量守恒定律。
7. 機械振動和機械波:機械振動、機械波的產生、波動。
8. 分子動理論。
9. 熱力學定律。
此外,高考物理還注重實驗能力考查,考查內容主要包括實驗儀器使用、實驗操作技能、實驗原理、實驗數據的分析與處理等。具體包括力學實驗,電學實驗,光學實驗,設計性實驗等。同時,高考物理還注重物理知識在生產、生活、環境以及科技等領域的考查,涉及到的具體內容廣泛,包括能源利用、環保節能、新材料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查閱高考大綱或者相關書籍獲取更準確的信息。
例題:【2011高考新課標物理】(多選)一列沿x軸正方向傳播的簡諧橫波,波速為v=4m/s,頻率為f=1.5Hz。當位于P點的質點處于波峰時,位于Q點與P點平衡位置相距y=3m的質點Q剛好處于平衡位置下方最大位移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波峰開始傳播到Q點的時間為0.5s
B.從波峰開始傳播到Q點的時間為4s
C.Q點第一次到達波峰的時間與P點第一次到達波峰的時間相差2/3T
D.Q點第一次到達波峰的時間與P點開始振動的時間相差2/3T
解析:
由題意可知,$Q$點第一次到達波峰的時間為$nT + \frac{1}{4}$,$P$點第一次到達波峰的時間為$nT$,所以$Q$點第一次到達波峰的時間與$P$點第一次到達波峰的時間相差$\frac{n}{4}$,故C正確。
答案:
CD。
這道題考察了簡諧橫波的傳播規律和時間與周期的關系,是一道典型的高考物理例題。通過這道題,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簡諧橫波的基本概念和規律,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