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物理生物組合的可選專業覆蓋面較廣,主要包括理工科類專業、醫學類專業、人文社科類專業等。可選專業涵蓋了“化學、生物、地理、政治、歷史、數學、物理、機械、材料、信息、電子、計算機、建筑、交通、園林、外語、財管、金融、生物工程、市場營銷、新聞出版、食品科學”等。
具體來說,物理+生物組合可選專業包括但不限于醫學類(臨床醫學等)、工程類(計算機、軟件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農學類(植物學等)、管理類(會計學等)、人文類(法學)、地理科學類(地理信息科學等)、心理學類(應用心理學等)等專業。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高校和不同的專業對選課的要求不同,具體還需查看目標高校的招生簡章和專業要求。
【例題】
實驗目的:探究某種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氧氣釋放量與光照強度、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因素的關系。
實驗材料:該植物幼苗、遮光處理用具、溫度計、光強計、二氧化碳分析儀、無菌濾紙、真空泵、試管、試管架等。
實驗步驟:
1. 準備三組實驗,每組設置不同的光照強度、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因素。
2. 將植物幼苗放在真空泵下,用無菌濾紙吸收植物釋放的氣體。
3. 分別測量每組實驗中植物在遮光條件下和不同光照強度、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因素下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和氧氣釋放量。
4. 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圖表,分析各種環境因素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
實驗結果:
光照強度/Lux 溫度/℃ 二氧化碳濃度/μL 二氧化碳吸收量/mg 氧氣釋放量/mg
實驗組一 10 25 0.05 1.5 0.7
實驗組二 20 25 0.1 3.5 1.2
實驗組三 30 25 0.2 5.5 2.3
遮光處理組 25 25 0.2 - -
分析討論:
根據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較大,而溫度的影響相對較小。在光照強度較高時,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也較高,二氧化碳吸收量和氧氣釋放量也相應增加。同時,二氧化碳濃度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也較為明顯,二氧化碳濃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也越高。在遮光條件下,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和氧氣釋放量都較低,說明光合作用是植物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方式。
結論:
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是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環境因素,適當提高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同時,溫度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較小,但在高溫時可能會對植物造成傷害,因此需要適當調節溫度以保持植物的生長環境適宜。
這道題目考察了學生對光合作用原理的理解和應用,以及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的能力。通過這道題目,學生可以了解如何根據實驗目的和材料設計實驗步驟,如何收集和分析實驗數據,以及如何得出科學合理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