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2008全國卷高考物理的題目,但是可以提供一些相關信息。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理科綜合能力測試卷物理部分包括:物理部分包括選修3-1到選修3-5,包括電學和光學實驗題。
建議咨詢相關專家學者或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獲取更準確的信息。
例題:【2008全國卷Ⅰ】一質量為m的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桌面滑行,其受到的阻力大小為F。物體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下列關于物體受到的合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合力為零
B. 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合力大小為μmg
C. 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合力大小為F
D. 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時,合力大小為F
【分析】
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分析加速度,再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的大小。
【解答】
AB.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合力為零,故A正確,B錯誤;
CD.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加速度大小為$a = \frac{F - \mu mg}{m}$,則合力大小為$F - \mu mg$;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時,加速度大小為$a = \mu g$,則合力大小為$\mu mg$,故C錯誤,D正確。
故選AD。
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分析加速度,再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的大小。
注意:本題中阻力大小為$F$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不是空氣阻力的大小。
例題二:
【例二】(2008年高考廣東卷)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光滑斜面頂端由靜止釋放,已知斜面長為$L$,高為$\frac{h}{2}$,小球滑到斜面底端時速度大小為$v_{0}$,求:
(1)小球下滑過程中重力做的功;
(2)小球下滑過程中支持力的功;
(3)小球下滑過程中合力的功。
【分析】
(1)根據重力做功的特點求解;
(2)根據動能定理求解支持力做的功;
(3)根據動能定理求解合力的功。
【解答】
(1)小球下滑過程中重力做的功$W_{G} = mgh$;
(2)小球下滑過程中支持力的功$W_{N} = 0$;
(3)小球下滑過程中合力的功$W_{合} = \frac{1}{2}mv_{0}^{2} - 0 = \frac{1}{2}mv_{0}^{2}$。
故答案為:(1)$mgh$;(2)$0$;(3)$\frac{1}{2}mv_{0}^{2}$。
本題考查了動能定理的應用,根據動能定理列式求解即可。
例三:
【例三】(2008年高考山東卷)一質量為$m$的小物塊輕輕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時,物塊陷入木板下方的深度為$\Delta h_{1}$,將小物塊取走后再輕輕放上另一塊質量也為$m$的小物塊,小物塊陷入木板下方的深度為$\Delta h_{2}$,若木板的厚度不計且木板足夠長,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一次物塊對木板的壓力大于第二次物塊對木板的壓力
B.第一次物塊對木板的壓力小于第二次物塊對木板的壓力
C.第一次物塊對木板的摩擦力小于第二次物塊對木板的摩擦力
D.第一次物塊對木板的摩擦力等于第二次物塊對木板的摩擦力
【分析】
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的應用問題,根據平衡條件求出木板對小物塊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即可正確解題。
【解答】
AB.第一次物塊對木板的壓力等于重力與支持力之和,第二次物塊對木板的壓力等于重力與支持力之差,所以第一次物塊對木板的壓力大于第二次物塊對木板的壓力,故A正確,B錯誤;
CD.第一次物塊對木板的摩擦力等于木板對小物塊的摩擦力與小物塊對木板的壓力之和;第二次物塊對木板的摩擦力等于木板對小物塊的摩擦力與小物塊的重力之差;所以第一次物塊對木板的摩擦力大于第二次物塊對木板的摩擦力,故CD錯誤。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