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幫物理部分包含以下幾個模塊:
1. 必修一:主要包括運動學、動力學、牛頓運動定律等內容。
2. 必修二:主要涉及拋體運動、圓周運動、萬有引力等內容。
3. 選修模塊:包括動量、機械波、振動和波、電場和磁場等章節。其中,選修模塊是高考物理的必考內容,主要考察內容根據省份和考試大綱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模塊可能因為高考年份、省份、卷型等因素而有所變化。建議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學習資料和內容。
題目:一個質量為 m 的小球,在距地面高為 h 處以初速度 v0 沿水平方向拋出,進入豎直方向上的粗糙平面后做減速運動,最后停下來。已知小球與粗糙平面的動摩擦因數為 μ ,重力加速度為 g ,求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解題思路:
1. 確定研究對象:質量為 m 的小球。
2. 明確研究過程: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上做自由落體運動,最后做減速運動并停下來。
3. 受力分析: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受到重力、摩擦力、支持力。
4. 求解摩擦力大小: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小球的加速度,再根據加速度和摩擦力之間的關系求解摩擦力的大小。
解題過程:
(1)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不受摩擦力作用,因此摩擦力為零。
(2)小球在豎直方向上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可得:
h = 1/2gt2 (t為小球運動時間)
(3)小球在減速運動過程中受到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三個力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mg - f = ma (a為小球的加速度)
(4)已知小球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分別為 v0 和零,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可得:
v2 - v02 = 2ax (x為小球的位移)
(5)將(3)式中的 a 代入(4)式中可得:
x = (v2 - v02) / 2g (x為小球的位移)
(6)將(2)式和(5)式代入(3)式中可得:
mg - f = m(v2 - v02) / 2g (f為摩擦力的大小)
解得:f = mg - μmgcosθ (θ為小球與粗糙平面的夾角)
答案: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為 mg - μmgcos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