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國高考物理包括以下省份的試卷:
全國卷I(河南、河北、山西、陜西、湖南、湖北、江西)
全國卷II(云南、廣西、貴州、甘肅、青海、內蒙古)
全國卷III(吉林、黑龍江)
天津卷
寧夏卷
海南卷
廣東卷
安徽卷
北京卷
浙江卷
福建卷
湖南卷
湖北卷
四川卷
山東卷
具體題型和分值可以參考歷年高考物理真題。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的高考物理試題都會有一些變化,因此建議查閱最新的高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與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拉力作用,物體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因數為0.2,拉力的大小為20N,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
分析:
1. 首先確定物體的受力情況,包括重力、拉力、摩擦力和支持力。
2.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大小。
3. 根據受力分析,畫出受力圖,并注意受力分析時要考慮重力分力和摩擦力的方向。
解答:
1. 物體受到重力、拉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作用。
2.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cos37^{\circ} - \mu(mg - Fsin37^{\circ}) = ma$
3. 代入已知量可得 $a = 2m/s^{2}$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在解題時要注意受力分析時要考慮重力分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同時要注意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要求,如本題中要求加速度的大小,因此需要求出物體的加速度。
這道題是一道比較典型的物理題目,涉及到物體的受力分析和運動學公式,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礎和解題能力。同時,這道題也體現了高考物理的命題思路,即考查考生的物理基礎和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