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2016高考物理科目涵蓋了物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能力。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 運動學:研究物體運動規律,涉及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以及運動學中常用的幾個公式。
2. 動力學:研究物體動態,涉及牛頓運動定律、動量、沖量等概念,以及動力學中的幾個常用公式。
3. 能量:涉及能量守恒、機械能守恒等概念,以及動能定理和功能原理等公式。
4. 電場:研究電荷在電場中的運動規律,涉及電場強度、電勢、電勢能等概念,以及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減速和偏轉等運動規律。
5. 磁場:研究磁場中的運動規律,涉及磁場強度、洛倫茲力等概念,以及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規律。
6. 光學:研究光的傳播規律和波動現象,涉及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概念。
7. 近代物理:介紹相對論、量子力學等近代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涉及粒子、波粒二象性、測不準原理等概念。
此外,還有一些實驗題,主要考察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實驗原理、實驗數據的處理等。
請注意,以上內容僅是物理學科的一部分,具體考試內容請以當年的高考大綱為準。
題目: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從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斜面上的某一點時,物體的動能恰好為零。此時,物體突然受到一沿斜面向下的、大小為B的阻力作用,經一段時間后,物體返回出發點,求物體返回出發點時的動能。
解答:
(1)當物體在恒力F和重力作用下向上運動時,根據動能定理可得:
Fh-mgh=0-0
其中,F為恒力,h為物體上升的高度。
(2)當物體受到阻力B作用后,其運動情況可簡化為在恒力F、重力mg和阻力B共同作用下的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mg-B)a=mg
其中,a為物體加速度。
(3)當物體返回出發點時,其動能Ek=0.5mv^2,其中v為物體返回出發點時的速度。根據運動學公式可得:
v^2=2(Fh+mgh+Bh)
其中,h為物體返回出發點時上升的高度。
綜合以上三式可得:
Ek=m(F^2+g^2+B^2)/(F+g+B)
其中,Ek為物體返回出發點時的動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解答僅供參考,實際高考物理題目可能更加復雜,需要考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