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點分布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力學基本知識,如運動學、動力學,以及靜力學;
2. 熱學部分主要是熱力學定律、氣體性質、熱平衡等;
3. 電學部分包括電場、電路分析、磁場基本定律、電磁感應等;
4. 光學部分主要涉及光的干涉、衍射等基本光學現象;
5. 近代物理部分,主要包括量子理論、相對論基礎、粒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等。
此外,高考物理還會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實驗,如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歐姆表實驗、多用電表實驗、電場強度與電勢差關系實驗等。
請注意,具體的高考考點可能會根據每年的考試大綱和實際情況有所調整。建議你在備考時關注考試大綱,以提高學習效率。
例題:某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水平方向的、大小為10N的拉力作用,處于靜止狀態。如果將拉力增大至20N,并持續作用在物體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經過一段時間,物體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B. 經過一段時間,物體的動能可能增加
C. 經過一段時間,物體的位移可能大于或等于0.5m
D. 如果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拉力的功率為10W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力與運動的關系以及平衡力的特點等知識點。
首先根據平衡力的特點,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再根據動能定理判斷動能的變化;再根據平衡條件判斷位移的大小;最后根據功率的公式求解拉力的功率。
答案:
解:A.物體處于靜止狀態,說明物體受到的合力為零,當拉力增大至20N時,物體受到的合力不為零,所以物體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根據動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由于合力做功未知,所以物體的動能可能增加或不變,故B錯誤;
C.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時,位移為零;當拉力增大至20N時,物體受到的合力不為零,所以物體的位移可能大于或等于零點五米,故C正確;
D.如果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拉力的功率為$P = Fv = 20v$,故D錯誤。
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