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物理考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直線運動:包括勻變速直線運動和勻速直線運動。
2. 牛頓運動定律。
3. 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
4. 機械能守恒定律。
5. 曲線運動。
6. 萬有引力定律。
7. 電場中的導體和電容器。
8.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9. 磁場中電磁感應。
10. 交變電流。
此外,還有物理實驗部分,包括力學實驗、電學實驗和光學實驗等。這些考點涵蓋了高中物理的主要知識點,考生需要全面掌握才能取得好成績。建議根據考試大綱和要求進行復習,有針對性地備考。
題目:
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從靜止開始運動,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求:
1. 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 物體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大小;
3. 如果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突然撤去水平外力,求物體在該水平地面上滑行的最大距離。
解答:
1. 根據摩擦力公式 f = μN = μmg,可計算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f = 0.2 × 5 × 10 = 10N
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2. 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物體受到的合力為 F合 = F - f = 20 - 10 = 10N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F合 = ma,可計算物體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大小為:
a = F合/m = 10/5 = 2m/s2
3. 當撤去水平外力后,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仍為滑動摩擦力 f = 10N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ma' = f,可計算物體在該水平地面上滑行的最大距離為:
s = (v2-0)/2a' = (0-0)/(2×(-2))= 0.5m
希望這個例題能夠幫助您理解2014年高考物理考點之一。請注意,高考物理試題可能因年份和地區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議您參考當年的高考真題以獲得更準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