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物理分類匯編》包含了高考物理中的許多知識點,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分類:
1. 力學部分:包括質點運動學、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功和能、沖量和動量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原理、振動和波。
2. 電學部分:包括庫侖定律和電場強度、電容器和電容、電勢能和電勢、電學中的功能原理、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和偏轉。
3. 熱學部分:包括氣體性質、分子動理論、熱力學定律。
4. 光學部分:包括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波動性質。
5. 近代物理部分:包括相對論、量子論和原子核物理學。
此外,還有實驗部分,包括力學實驗、電學實驗、熱學實驗和光學實驗等。
請注意,由于每年高考物理的考點和題型可能會有所變化,因此建議參考最新的高考物理分類匯編。
例題:
題目:質量為2kg的物體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輕彈簧水平拉該物體,彈簧的勁度系數為200N/m,當物體剛開始運動時,彈簧伸長了3cm,當物體剛好開始勻速運動時,彈簧伸長了4cm。求:
(1)物體受到的最大拉力是多少?
(2)物體受到的拉力大小是多少?
(3)物體與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是多大?(g取10N/kg)
解析:
(1)物體剛要開始運動時,彈簧伸長的長度最大,彈簧的拉力最大,此時彈簧伸長量為3cm,根據胡克定律有:
F1 = kx1 = 200N/m × 0.03m = 6N
物體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fmax = F1 = 6N
(2)當物體勻速運動時,彈簧伸長的長度為4cm,則彈簧的拉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有:
F2 = Ff = μ(mg - F2) = μmg - μF = μ(2 × 10N/kg - 200N/m × 0.04m) = 8N - 8.4N = 0.6N
(3)所以,物體與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是:μ = 0.3 - 0.6N/kg = 0.3。
答案:(1)物體受到的最大拉力是6N。
(2)物體受到的拉力大小是0.6N。
(3)物體與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是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