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公式如下:
1. 速度:v=s/t
2. 位移:s=vt
3. 加速度:a=(v2-v1)/t
4. 合力:F=ma
5. 動量:p=mv
6. 動量守恒定律:p=mv1+mv2
7. 勻速圓周運動:F向=mω^2r=m(2π/T)^2r
8. 萬有引力定律:F引=Gm1m2/r^2
9. 動能定理:W=ΔE
此外,還有機械能守恒定律、電場強度、電勢差、電容、電阻等公式。
請注意,具體的公式可能會根據高中物理教材和考試要求略有變化,建議關注當地高考要求,或者向當地的教師或教育機構尋求幫助。
公式:動能定理表達式 EK = mgh + FS
例題:一個質量為50kg的人,從高度為30m的樓房頂部,跳到地面。已知該樓房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為10m/s^2,此人從樓頂跳下時,需要用多大的力來支持?(空氣阻力不計)
解:根據動能定理 EK = mgh + FS
其中,EK 表示動能,h 表示高度差,m 表示質量,g 表示重力加速度,S 表示作用力在位移上的乘積。
代入已知量,可得:
$EK = 50 \times 10 \times 30 = 15000$焦耳
$mgh + FS = 15000$焦耳
由于題目中未給出作用力的大小,因此無法直接求解。但是可以得出作用力的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反,即指向地面。
希望這個例子能夠幫助你理解和記憶動能定理的表達式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