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物理答題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力學部分:主要涉及質點運動學和力學知識。在運動學中,要掌握基本的運動學公式,并能夠熟練運用;在力學中,要掌握基本的牛頓運動定律,并能夠熟練運用。此外,簡諧運動、受迫振動、波的傳播規律等也是可能涉及的內容。
2. 電學部分:主要涉及直流電和交流電。需要掌握基本電路元件的特性,以及串并聯電路的性質。此外,電學實驗題也是高考物理的常見題型,需要掌握正確的實驗操作步驟和正確的實驗數據記錄。
3. 光學部分:可能涉及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和物體的顏色等內容。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規律,并能夠運用這些規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4. 原子物理部分:可能涉及原子結構、原子核結構、放射性現象等內容。需要掌握原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規律,并能夠運用這些規律解釋一些實際問題。
此外,還有一些綜合題可能會涉及到一些物理學前沿知識和科技動態,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總之,在備考高考物理時,考生應該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鞏固,同時也要關注物理學前沿知識和科技動態,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例題:【2017全國卷Ⅰ】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離地面高為$H$處以初速度$v_{0}$開始下落,運動過程中受到大小恒定的空氣阻力作用,小球最終靜止在地面上,求小球在整個過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解析:
小球從開始下落到靜止在地面上,整個過程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1. 自由落體階段: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自由落體運動規律有:
$H = \frac{1}{2}gt^{2}$
其中$t$為小球下落的時間。
2. 阻力階段: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 mg - f = ma$
其中$f$為空氣阻力,$a$為加速度。
由于小球最終靜止在地面上,所以阻力做的功等于空氣阻力與小球重力之差乘以小球的位移。
3. 勻速直線階段:由于阻力作用,小球做勻減速運動,當速度減為零時,小球靜止在地面上。根據動能定理有:
$- W_{f} = 0 - \frac{1}{2}mv_{0}^{2}$
其中$W_{f}$為阻力做的功。
整個過程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阻力做的功加上重力做的功。
答案: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為:$W_{f} = \frac{1}{2}mv_{0}^{2} - (mgH + \frac{1}{2}mg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