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合理安排時間。物理試卷的難度較大,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時間,認真審題,不要因為時間分配不合理而影響答卷。
注意答題規范。在答物理題時,要注意答題規范,避免因不規范答題而導致得分不全。
認真審題。要認真閱讀題目,理解題意,找出題目中的關鍵信息,并加以分析利用。
做好實驗題。實驗題是高考物理的常考題型,需要考生認真審題,理解實驗目的,熟悉實驗器材和步驟,掌握實驗方法和結論。
注意單位換算。在答卷時要注意單位換算,避免因為單位不統一而失分。
保持卷面整潔。卷面要整潔,字跡要清楚,避免因為字跡不清而影響得分。
不要空題。即使不知道答案,也要在卷子上寫上相關的公式,避免因為空題而失分。
做完題后仔細檢查。檢查答案是否符合題意,是否有錯別字等。
最后,要保持冷靜,不要因為一時的失分而影響整個考試的情緒。
題目: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的作用下,從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斜面頂端的過程中,物體克服摩擦力做功為W,當物體運動到斜面中點時,拉力F做的功為多少?
注意事項:注意題目中的隱含條件。本題中有一個隱含條件是物體運動到斜面中點時,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垂直,因此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與拉力方向垂直,因此拉力做功只改變物體的動能,不會改變物體的勢能。
1. 根據題意,物體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摩擦力和拉力的作用,初始時受到的合力為拉力與重力的合力。
2. 根據動能定理,物體克服摩擦力做功為W,因此物體在斜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只有拉力做功。
3. 根據動能定理,物體運動到斜面中點時,拉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增量。
4. 由于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只有拉力做功,因此拉力做的功等于拉力的大小乘以物體在斜面上運動的位移。
解:根據題意可知,物體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摩擦力和拉力的作用。初始時受到的合力為拉力與重力的合力。
由于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只有拉力做功,因此拉力做的功等于拉力的大小乘以物體在斜面上運動的位移。根據動能定理可知,物體運動到斜面中點時,拉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增量。
設物體的初速度為v_{0},末速度為v_{1},則有:
v_{1}^{2} - v_{0}^{2} = 2a \frac{h}{2} = \frac{W}{m}
v_{1}^{2} = v_{0}^{2} + 2 \frac{W}{m}
設拉力的大小為F_{1},則有:
F_{1} - mg \sin\theta = ma
F_{1} = \frac{mg\sin\theta + W}{cos\theta}
設拉力在斜面上運動的位移為h時做的功為W_{1},則有:
W_{1} = F_{1}h = \frac{mg\sin\theta + W}{cos\theta} \times \frac{h}{2} = \frac{mg\sin\theta h}{2} + \frac{W}{2}
所以當物體運動到斜面中點時,拉力F做的功為:
W_{F} = W_{1} - W = \frac{mg\sin\theta h}{2} - W = \frac{W}{2}(\frac{mg\sin\theta}{cos\theta - 1}) - W
注意:本題中隱含條件是物體運動到斜面中點時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垂直,因此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與拉力方向垂直。因此拉力做功只改變物體的動能,不會改變物體的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