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實驗題匯編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內容:
1. 長度測量:包括利用刻度尺(多用尺、螺旋測微器、電流表、電壓表、多用電表等)測量長度。
2. 用打點計時器(電火花計時器)測速度和加速度。
3. 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4. 探究動能定理實驗。
5. 探究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彈力的關系。
6. 用多用電表研究導體的電阻率。
7. 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
8. 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
9.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
此外,還有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用描跡法畫出電場中平面上的等勢線、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測定玻璃的折射率實驗等。
以上就是高考物理實驗題的部分內容,僅供參考,建議查閱最新的高考物理教輔資料。
實驗名稱:用DIS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實驗目的:利用傳感器和數據采集系統,探究摩擦力與壓力、接觸面積等因素的關系。
實驗器材:
1. 彈簧測力計
2. 砝碼
3. 滑動摩擦力傳感器
4. 接觸面材料不同的兩塊平板
5. 固定支架
6. 滑塊
實驗步驟:
1. 將滑動摩擦力傳感器固定在數據采集器上,并記錄初始讀數F1。
2. 將滑塊放在平板上,調整滑塊的位置,使其與平板緊密接觸。
3. 測量并記錄滑塊在平板上滑動時的摩擦力大小F2。
4. 改變壓力,重復步驟3,共進行5組實驗,記錄壓力和摩擦力的數據。
5. 改變接觸面積,重復步驟3,記錄接觸面積和摩擦力的數據。
6. 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得出結論。
實驗結果:
| 壓力(N) | 接觸面積(cm2) | 摩擦力(N) |
| --- | --- | --- |
| 10 | 1 | 2.5 |
| 20 | 1 | 4.8 |
| 30 | 2 | 6.5 |
| 40 | 3 | 8.7 |
| 50 | 4 | 10.6 |
實驗結論:
1.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摩擦力與壓力成正比,與接觸面積無關。
2. 在不同材料制成的平板上,摩擦力大小不同。一般來說,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這道實驗題涉及到摩擦力的測量和影響因素的研究,需要運用傳感器和數據采集系統進行實驗數據的采集和分析。通過這道題目的練習,可以加深對摩擦力影響因素的理解,提高實驗操作和數據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