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力學實驗題包括:
1.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
2. 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實驗。
3. 實驗:會“拐彎”的彈簧。
4. 實驗:測定金屬絲的電阻率。
5. 實驗: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等實驗。
此外,還有“探究動能定理實驗”和“功與速度變化關系的實驗”,這些力學實驗在高考中占據重要的比例,需要考生熟練掌握實驗的原理、操作過程以及數據的處理方法等。
【例題】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打出某物體運動的紙帶,已知每兩個點之間有4個間隔的計數點,相鄰兩計數點間的距離分別為:s1=1.6cm,s2=1.8cm,s3=2.0cm,s4=2.2cm,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上標出的點為A、B、C、D、E、F。
(1)根據紙帶可判斷出物體做________運動(填“勻速”、“勻加速”或“勻減速”)。
(2)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2。
(3)物體從A點到D點這一段過程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
【分析】
(1)根據紙帶上的數據可以看出,相鄰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在逐漸增加,說明物體做勻加速運動。
(2)根據逐差法可以求得加速度的大小為$a = \frac{s_{4} - s_{1}}{3T^{2}} = 0.6m/s^{2}$。
(3)物體從A點到D點這一段過程的平均速度為$\overset{ˉ}{v} = \frac{s_{AC}}{T} = \frac{0.03 \times 3}{0.1}m/s = 0.9m/s$。
【解答】
(1)勻加速
(2)$0.6$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