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易錯知識點有以下幾個:
1. 多過程處理時,不能把所有過程都分成等長的:在連接體問題或者其他多過程問題中,并不是每個過程都經歷一個時間間隔,因此不能把所有過程都等分成相等的時間段,這樣會給學生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2. 不能忽視整體與個體的區別:在隔離法分析物體在變力作用下物體的運動情況時,學生往往把整體的運動情況與組成該整體的各個物體的運動情況之間聯系起來,這是錯誤的。
3. 不能忽視摩擦力的作用:在高考中,學生往往對摩擦力的分析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學生往往認為只要物體受到摩擦力,物體一定受到彈力作用,其實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有兩個:一是物體間要有正壓力;二是物體之間接觸面粗糙。
4. 不能忽視力的動態變化:學生往往只注意分析物體的運動情況而忽視物體所受力的動態變化,而物體所受的力發生變化時,物體的運動情況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5. 不能忽視摩擦力做功與機械能變化的關系:在摩擦力做功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機械能逐漸減小。
6. 不能忽視圓周運動中向心力的來源:在學習圓周運動時,學生往往只注意公式中的某些數值(如速度、角速度、向心力等)而忽視另一個因素(如向心力來源)的存在。
7. 不能忽視臨界問題的存在:在分析問題時,學生往往只看到明顯的臨界條件而忽視一些隱含的臨界條件,這是非常危險的。
以上就是高考物理中一些常見的易錯知識點,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請注意,這些易錯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復習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具體題目和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總結和修正。
高考物理易錯知識點:豎直上拋運動
例題:一個物體以某一初速度豎直上拋,上升的最大距離為h,已知拋出時物體的初速度大小為v_{0},不計空氣阻力,則該物體在上升過程中達到最大高度的一半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
A. \frac{v_{0}}{2} B. \sqrt{\frac{v_{0}^{2}}{2g}} C. \sqrt{\frac{g}{2}} D. \frac{v_{0}}{g}
解析:
物體豎直上拋運動可以分解為向上的勻減速運動和向下的自由落體運動,當物體上升到最大高度的一半時,其速度向下,大小為v,由速度位移關系公式得:
- \frac{1}{2}g(t)2 = h
- \frac{1}{2}g(\frac{h}{2})2 = v2 - v_{0}^{2}
解得:v = \sqrt{\frac{v_{0}^{2}}{2g}}
答案:B。
注:本題主要考察豎直上拋運動的規律,意在考察考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的掌握情況。考生需注意本題中物體向上運動時只受重力作用,且不計空氣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