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物理實驗包括:
1. 游標卡尺的使用實驗。
2. 打點計時器實驗,包括打點計時器的使用以及加速度的測量。
3. 多用電表的使用。
4. 電阻的測量實驗。
5. 伏安法測電阻實驗。
6. 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實驗。
7. 彈簧振子的振動周期的測量實驗。
8. 碰撞中的能量守恒實驗。
9. 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
此外,還有油膜法測分子直徑實驗、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等。這些實驗在高考中經常出現,因此需要認真對待。
實驗名稱: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
實驗目的:通過測量單擺的周期和擺長,來計算重力加速度。
實驗器材:
1. 單擺裝置;
2. 停表;
3. 毫米刻度尺;
4. 砝碼等重物。
實驗步驟:
1. 將單擺擺長拉直,測量擺線長度并記錄。注意要確保擺線繃緊,避免擺線彎曲。
2. 測量擺球半徑并記錄。
3. 在擺球周圍放置砝碼等重物,以便調整擺角。
4. 啟動停表,讓單擺自然擺動,觀察并記錄單擺完成一次全振動所需的時間。
5. 重復步驟4至少5次,求平均周期。
6. 利用單擺周期公式 T = 2π√(L/g),其中L為擺長,g為重力加速度,計算重力加速度。
7. 根據實驗數據,分析誤差來源,并討論如何改進實驗方法。
注意事項:
1. 確保擺線緊繃,避免擺線彎曲和測量誤差。
2. 測量擺球半徑時,要確保測量值精確。
3. 重復實驗至少5次,求平均值,減小誤差。
4. 在測量周期時,要觀察并記錄單擺完成一次全振動所需的時間,確保計時準確。
參考答案:
重力加速度 g = 4π2(L/T2),其中L為擺長,T為單擺的周期。通過測量單擺的周期和擺長,可以求得重力加速度。在本次實驗中,我們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減小了誤差。實驗過程中,要確保單擺擺角在一定范圍內,避免影響實驗結果。同時,要觀察并記錄單擺完成一次全振動所需的時間,確保計時準確。最后,根據實驗數據,分析誤差來源并討論如何改進實驗方法。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