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常考的大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 力學部分:會從動力學角度進行受力分析,求出加速度,再根據運動學公式進行求解。可能會涉及到一些特殊模型(如彈簧類模型、連接體模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的考查。
2. 電磁感應:電磁感應部分是高考物理試題的常考內容,主要涉及電磁感應現象、楞次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綜合應用。需要熟練掌握常見電學儀器(如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電流表、電壓表、多用電表等)的使用方法,以及基本實驗方法。
3. 實驗題:高考物理試題通常會有一道大題是關于實驗的,可能涉及到力學、電學等多個實驗。需要考生對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數據處理、誤差分析等有全面的掌握。
4. 天體運動:天體運動也是高考物理大題中常見的題目類型,主要考查對天體運動模型的掌握和對相關公式的應用。
5. 交變電流:交變電流也是高考物理常考的大題之一,主要考查其基本特征和相關公式。
總的來說,高考物理大題的難度相對較大,需要考生對物理知識有全面的掌握。考生在備考時,應該注重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同時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訓練。
題目:
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從半徑為$R$的光滑圓弧軌道上由靜止開始下滑,到達底部時恰好通過一個固定的豎直板,已知小球與豎直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mu $,求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題思路:
1. 小球下滑過程中,重力做功,支持力不做功,只有摩擦力做功;
2. 根據動能定理列式求解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題過程:
【分析】
小球下滑過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滑動摩擦力,根據動能定理列式求解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答】
由動能定理得:$mgR - \mu mg\mathbf{\cdot}\frac{R}{cos\theta} = \frac{1}{2}mv^{2}$
解得:$W_{f} = \mu mgR(1 - cos\theta)$
其中$\theta$為圓弧軌道與豎直板的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