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考做題技巧有以下幾點:
認真審題,明確題意。在解答物理問題時,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意,搞清楚題目的具體要求,正確理解題目所給的條件和結論。
建立物理情景,分析物理過程。對于一個題目,首先要弄清它的物理過程,從物理過程出發建立情景。
選擇適當的方法。在選擇解題方法時,要充分利用題目所提供的各種信息,充分利用物理規律和常用的解題方法。
全面考慮,注意隱含條件。在解題時,要注意題目中的條件是否能充分支持結論。
善于歸納總結。做完一道題后,要總結所用到的知識點和解題技巧,以便以后遇到同類型的題能夠迎刃而解。
細心計算。在解答物理問題時,要注意計算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能粗心大意。
通過以上的技巧訓練,可以幫助你提高物理高考成績。同時,平時也要多做題,積累經驗,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物理高考做題技巧
1. 仔細審題,明確題意。每一道物理題,首先要認真閱讀題目,弄清題意。在審題過程中,應弄清兩個問題:要解決哪些方面的問題,即明確題目所問;要我們求什么,即確定題目所給條件。
例:一質量為m的物體,從靜止開始以恒定的$a$加速度沿水平地面運動,通過位移$x$后,撤去外力,再經$t$時間停下。求外力的大小。
解題技巧:
(1)明確物體運動過程,畫出物體運動情景示意圖;
(2)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列方程求解。
解題過程:
設物體運動過程為$1$,撤去外力后運動過程為$2$。由題意知:物體運動過程$1$中加速度大小為$a_{1} = ma$,運動時間為$t_{1} = \frac{x}{a_{1}}$;物體運動過程$2$中加速度大小為$a_{2} = \frac{0 - v}{t}$,其中$v = a_{1}t_{1}$。
對物體運動過程$1$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 - f = ma_{1}$;對物體運動過程$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 = ma_{2}$;由以上各式解得:$F = \frac{ma^{2}x}{t^{2}} + \frac{ma^{2}x}{t}$。
2. 挖掘題干中的隱含條件。物理題中的隱含條件,是平時學習過程中逐步積累的,因此,在解題時,要仔細分析、挖掘隱含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使解題思路明晰化、具體化。
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物體,初速度為零。先對該物體施加一個水平恒力,此后物體將做( )
A.勻加速直線運動 B.勻速直線運動 C.勻速圓周運動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解題技巧:抓住關鍵語句“光滑的水平面”、“初速度為零”,則該物體在恒力作用下產生恒定的加速度,由于沒有摩擦力,故該物體一直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解題過程:本題關鍵抓住“光滑”二字,即可得出答案。
3. 挖掘題目中的多過程問題的變化規律。對于多過程問題,由于物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是連續的,若某一過程的初、末狀態已知時,可由狀態分析找出各過程之間的聯系;若某一過程的初、末狀態未知時,可運用動量定理或動能定理等綜合方法進行求解。
例:質量為$m$的小球沿光滑斜面由靜止開始勻加速下滑,斜面長為L,小球滑到斜面底端時速度為v,則小球在下滑過程中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為( )
解題技巧:小球下滑過程中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個力的作用。由于斜面對小球的彈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所以小球對斜面的壓力和摩擦力不做功。根據動能定理得:$\frac{1}{2}mv^{2} = mgL - F_{合}L$,解得小球在下滑過程中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為$F_{合} = \frac{mv^{2}}{L}$。
解題過程:本題可運用動能定理求解。由于小球下滑過程中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個力的作用,且斜面對小球的彈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所以小球對斜面的壓力和摩擦力不做功。根據動能定理得$\frac{1}{2}mv^{2} = mgL - F_{合}L$即可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