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3-4部分主要涉及到動量、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以及功和能的相關知識。具體內容包括:
1. 動量:動量的概念、單位,矢量性,求動量的常用方法(力的作用時間很小,可以認為力是恒力)。
2. 動量定理:動量定理的內容、表達式、適用條件,動量定理的研究對象,動量定理的研究過程,動量定理與動能定理的區別與聯系。
3. 動量守恒定律:動量守恒定律的內容、表達式、適用條件,應用動量守恒定律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4. 功:功的定義,表達式,單位,總功的求法(分力做功求總功),動能定理。
5. 能:重力勢能,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彈性勢能,功能關系(除重力以外的力做的功等于機械能的變化量)。
以上是高考物理3-4部分的主要知識點總結。具體內容還需要結合課本和相關練習進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高考物理3-4總結例題:
【例題】一個質量為m的質點,在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恒力作用下,從一個靜止的位置開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當質點到達距離另一個質點為s的P點時,其中一個力停止作用,求質點重新回到原來的靜止位置時的速度大小。
【分析】
1. 物體在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恒力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其中一個力停止作用時,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2. 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只有重力和彈力做功,根據動能定理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
設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大小為$a$,則有:$F = ma$
當其中一個力停止作用時,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可得:$- F = ma^{\prime}$
又因為$a^{\prime} = \frac{v^{2}}{s}$
根據動能定理可得:$F \cdot s - F^{\prime} \cdot s = \frac{1}{2}mv^{2}$
聯立以上各式解得:$v = \sqrt{2Fs}$。
總結:本題主要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運動學公式、動能定理的綜合應用,難度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