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郡中學物理教研組組長、高級教師 羅先武
經過8個多月的復習,學生已經能夠掌握物理學的基本概念、規律和一般應用,但這些方面的知識普遍比較零散,綜合運用方面存在較大問題,導致解題能力不足。在后期有限的時間內,為了取得滿意的成績貝語網校,建議做好以下幾點:
1、逐項研讀《考試大綱》,找出重點、難點、關鍵點,進一步明確《考試大綱》要求掌握哪些知識、培養哪些技能;認真研讀、分析教材,使整個高中知識網絡化、系統化,把學到的知識連成線、連成面,理清知識結構,總結其規律,有機結合起來。這樣知識縱橫交錯高中物理針對訓練,由點到線到面、由面到體的過程,就能有效地把知識轉化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知識梳理過程中,要注意找漏補缺,力爭不留知識準備的死角、疑點和盲點。
2、把握核心知識,綜合運用核心知識。高中物理的核心知識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力學:物體受力分析;牛頓運動定律及運動規律;動量及動量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及能量轉換與守恒定律。(2)電磁學: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相關電路的分析與計算;電磁感應現象及其應用。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一些考查綜合分析能力的高考試題都與上述核心知識息息相關,因為構成高中物理知識網絡的“網絡輪廓”就是核心知識。同時,核心知識也可以表現為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如果我們能在復習過程中把這種“思維方式”貫徹下去,就一定能把知識內化為能力和素質。
3、解題訓練要有針對性,掌握中學物理的基礎知識、基本思想和基本思維方法。(1)要把握典型性、綜合性、靈活性、多解性、多變性的問題。特別是對多變性和多解性的問題,盡量做到一題多解、一題多種變式、一題多解。通過這樣的思維聚合訓練,可以擺脫題海戰術,事半功倍。(2)在教師指導或有計劃的安排下,主動走出去,培養分析綜合的能力高中物理針對訓練,解題時注意理清物理過程,建立清晰的物理圖景和恰當的物理模型,進一步形成決策,提高分析綜合的能力。(3)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努力解決新情況問題,提高知識和方法的遷移能力。因此,要注重與生產實踐有關的問題和社會生活中最新的科技成果。 (4)要學會“努力”和“放棄”。對自己有充分信心的題目,要“放棄”。對很難的“新題”或“難題”,要“放棄”。對完全不懂的題目,或者看似懂了卻不一定能答對的題目,要堅定地努力,一個都不能放棄。
在解題訓練過程中,還要注意培養審題能力和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特別要注意規范地做各種練習,因為要達到通過練習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規范地解題是應該遵循的原則。具體來說,要做到兩點:一是規范地運用物理定律。如果能在日常的練習中始終堅持規范地運用物理定律、定理,久而久之必然會加深對定律的理解,能力也一定會上升到一個新水平。二是要完成練習。很多物理題,乍一看解題的方向似乎很明顯,但經過仔細的解答,就會發現其中隱藏著重要的變化和關鍵。此外,一個完整的解題過程,必須有嚴謹的邏輯過程;簡明扼要的文字表達;單位處理;以及數字運算。
4.在期末階段,要特別重視實驗復習和實驗能力的培養。一是重視和加強對《考試大綱》規定的實驗的復習,包括實驗技巧、實驗原理和誤差分析等;二是在孤立小組實驗中,系統地總結一些物理量的測量方法和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學會綜合運用、舉一反三,不斷提高創新和遷移能力。
在最后近50天的復習中,鞏固學科基礎知識是基礎,掌握基本規則的應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能力是關鍵。利用有限的時間,爭取取得最滿意的成績,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