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常用24個實物模型.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最新高考常用24個實物模型.pdf(24頁珍藏版)》請上七彩專題網(wǎng)搜索。
1.優(yōu)秀的文檔,推薦學習交流。 高考中常用的2424個物理模型。復習和解物理題的時候,需要注意思考,善于總結整理,要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其他問題中,把老師的知識和解題能力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解題能力。以下是物理題中常見的24個解題模型,從力學、運動、電磁學、振動與波、光學到原子物理,基本涵蓋了高中物理知識的方方面面。主要模型總結如下: 模型一:超重與失重 模型一:超重與失重 系統(tǒng)的重心在垂直方向上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或此方向的分力ay)。 超重向上(向上加速或向下減速)F=m(g+a);失重向下(向下加速或向上減速)F=m(ga) 難點:物體的運動引起系統(tǒng)重心的移動。繩子被剪斷網(wǎng)校頭條,背面的刻度顯示鐵球和木球的運動。
2、系統(tǒng)重心向下加速。用同體積的水補充斜面對地面的壓強?a 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它是如何引起系統(tǒng)重心移動的?fm 模型2:傾斜 模型2:傾斜 明確物體對斜面壓強為零的臨界條件。 斜面固定:物體在斜面上的情況由傾斜角與摩擦因數(shù)決定=tg 物體沿斜面勻速下滑或靜止。 tg 物體在斜面上靜止 VB=2gRVB 2VA 2VAVA=gR; VB55 所以,AB桿對B做正功,AB桿對A做負功。 輕繩所連接的物體在繩連接方向(直或彎)有共同的v和a。特別注意:當兩物體不沿繩索連接方向運動時,要先將兩物體的v、a沿繩索方向分解,求出兩物體v、a的關系,在被拉直的瞬間,它們沿繩索方向運動。
3. 方向上的速度突然消失,這個瞬間過程有能量損失。 討論:設圓周運動最高速度為V0gR,運動先是水平拋擲,繩子拉直時沿繩索方向的速度消失高中物理24模型,即有能量損失,繩子拉緊沿圓周下落時機械能守恒。但機械能守恒不能用于全過程,自由落體時繩子瞬間拉緊(沿繩索方向的速度消失),有能量損失(即v1突然消失),然后v2擺落。 機械能守恒僅用于學習交流,如有侵權,聯(lián)系本站刪除。謝謝 3. 優(yōu)秀文檔,推薦用于學習交流。模型5:向上水平拋擲 模型5:向上水平拋擲 1 1 垂直向上拋擲運動 垂直向上拋擲運動: 速度與時間對稱過程: 上升過程為勻速減速直線運動,下落過程為勻速加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0。 整個過程:為勻速減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V0,加速度為g。 (1)最大上升高度
4、度:H=V0/2g(2)上升時間t=V0/g(3)拋出到落回原位的時間:t=2Vog(4)上升與落下經(jīng)過同一位置時的加速度相同,速度相等、方向相反(5)上升與落下經(jīng)過同一位移的時間相等。(6)勻速加速運動適用于整個過程S=;Vt=Vogt;=2gS(理解S與Vt的正負號)2.2、水平拋射運動水平拋射運動:初速度為零的勻速直線運動與勻速加速直線運動的合成運動(1)運動特點:a.只受重力影響;b.初速度垂直于重力,其運動的加速度始終為重力加速度g,為勻速加速曲線運動,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速度變化都相等。 (2)水平拋物運動的處理方法:可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
5、在垂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中高中物理24模型,兩個子運動既獨立又等時。 (3)水平拋射運動定律:做水平拋射運動的物體,任一時刻的速度反延長線必定通過該時刻沿拋擲方向的總水平位移的中點。 證明:如圖所示為水平拋射運動示意圖。設初速度為V0,某一時刻運動到A點,位置坐標為(x,y),所用時間為t。此時速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速度反延長線與橫軸的交點為x,位移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以物體起點為原點,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建立坐標。根據(jù)水平拋射定律,有: Vx=V0 速度: Vy=gt22v xx Sx=位移:s 由此可得: tan
6.tan是x2(xx)21 所以: 公式解釋: 對于做水平拋射運動的物體,任一時刻的速度反延長線,一定通過此時水沿拋擲方向總位移的中點。 模型六:水流星 模型六:水流星((垂直平面圓周運動 垂直平面圓周運動) )變速圓周運動 變速圓周運動研究物體經(jīng)過最高點與最低點的情況,常常出現(xiàn)臨界狀態(tài)。(圓周運動例子)火車轉彎,汽車過拱橋與凹橋 3 飛機俯沖時,飛行員對座椅的壓力。 物體在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水平路面上轉彎的汽車、水平轉盤上的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繞繩索一端旋轉的綁在繩索上的物體)和物體在垂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過山車、水流星、雜技節(jié)目中的爬壁等)。引力衛(wèi)星的運動,電子受庫侖力繞原子核旋轉,帶電粒子在均勻磁場中受洛倫茲力偏轉,重力與彈力的合力,圓錐擺,(了解向心力是如何提供的很重要) (1)列車轉彎:設曲線處內外軌高差為h,內外軌間距為L,轉彎半徑為R,由于外軌略高于內軌,列車所受重力與支撐力的合力F提供向心力,vh由 mg tan mgsin mg m0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