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物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考試大綱的把握:物理考試大綱是考生備考的主要依據(jù),考生應重點關注考試大綱中提到的內(nèi)容,尤其是考試內(nèi)容、能力要求、題型比例和難度等方面。
2. 基礎知識的掌握:物理是一門注重基礎的學科,考生需要特別注意基本概念、定理、定律的掌握程度。考試中可能會考察這些內(nèi)容的定義、適用條件、應用范圍等。
3. 實驗題的解題技巧:物理考試中實驗題是難點之一,考生需要學會如何閱讀和理解實驗題目,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和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4. 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考試中會有一些常見的模型,考生需要熟悉這些模型,了解它們的特征、解題思路和方法。
5. 計算題的解題步驟:物理考試中的計算題分值較高,考生需要學會如何列出方程、求解變量、得出結(jié)論等步驟,同時注意計算過程中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
6. 物理與實際問題的聯(lián)系:物理是一門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需要關注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學會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jié)合。
總的來說,2017高考物理分析需要考生在注重基礎知識和技能掌握的同時,也要關注物理學科的實際應用和解題技巧。同時,考生還需要加強自己的弱項部分,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考,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問題:一個質(zhì)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與水平方向成30度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10N的作用,物體移動了2m的距離,已知物體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為0.4,求拉力F做的功和摩擦力做的功。
解答:
首先,我們需要計算拉力和摩擦力分別對物體做的功。
物體受到的拉力可以分解為水平分力和豎直分量。水平分力為:
F_{分} = Fcos30^{\circ} = 10 \times 0.866 = 8.66N
根據(jù)功的公式,拉力做的功為:
W_{F} = F_{分} \cdot s = 8.66 \times 2 = 17.32J
接下來,我們需要計算摩擦力做的功。根據(jù)摩擦力公式,摩擦力的大小為:
f = \mu F_{N} = 0.4 \times (mg - Fsin30^{\circ}) = 0.4 \times (50 - 10 \times 0.5) = 19N
物體在摩擦力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為:s' = 2m
所以,摩擦力做的功為:
W_{f} = f \cdot s' = 19 \times 2 = 38J
所以,拉力F做的功為17.32J,摩擦力做的功為38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