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選修3-5高考復習的內容包括:
核反應和核能。
原子核的組成和放射性。
核力的作用力和核能。
結合能與比結合能。
幾種常見的放射性元素。
核聚變。
動量和能量。
碰撞。
波粒二象性。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黑體輻射和光電效應。
此外,還需要注意實驗部分的內容,如:
碰撞實驗。
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
用氣墊卡尺測量分子直徑實驗。
同時,選修3-5中可能出現的題型有:多選題、填空題、計算題等,其中可能會涉及到一些熱點題型,如:衰變的分類及特點、結合能與比結合能的區別與聯系、光電效應現象的產生條件、飽和光電流與入射光強度的關系、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等等。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幫助,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學習重點進行復習。
例題:某同學在實驗室內使用某一光電管進行光電效應實驗,根據實驗測得的數據,得到的光電子最大初動能Ekm和入射光的頻率ν的關系圖線如右圖所示。由圖可知:
①該同學實驗室內所用電源的電動勢為____V,內電阻為____Ω。
②根據氫原子光譜的相關知識,可以判定該同學實驗所用光源所發出的光____(填“可能是”或“不可能是”)氫原子光譜中的連續譜線。
解答:①由圖可知,當入射光的頻率達到一定值時,才會發生光電效應,且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隨入射光頻率的增大而增大。根據光電效應方程$E_{km} = h\nu - W_{0}$,可求得電源的電動勢為:$E = h\nu + W_{0}$。由圖可知,當入射光的頻率為$5.6 \times 10^{14}$Hz時,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2.2 \times 10^{- 2}eV$,代入數據可得電源的電動勢為$6.8V$。電源的內電阻為:$r = \frac{E}{U} = \frac{6.8}{6.8 - 2.2} = 1\Omega$。
②氫原子光譜是由氫原子能級躍遷產生的,而該同學實驗所用光源所發出的光是明暗相間的條紋,說明光是由一系列頻率不同的光子組成的,不可能是氫原子光譜中的連續譜線。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