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機械波的題目有很多,例如:
1. 一橫波在振動過程中,質點P突然停止運動,則該質點的機械波立即停止傳播。
2. 一列波在傳播過程中經過某一點時,這個點的振動速度就是波的傳播速度。
3. 波長為2m的聲波比波長為3m的聲波的傳播速度小。
4. 波源向靜止的觀察者運動,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與波源的頻率總是相同的。
5. 機械波在介質中傳播時,介質中各質點的振動頻率等于波源的振動頻率。
6. 在機械波中,每個質點都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某個小區域內振動,這個區域叫一個振源。
7. 機械波在傳播振動形式的過程中,振動形式也同時將能量由近及遠地傳播出去。
8. 橫波在介質中的傳播方向上,介質中各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
以上僅是部分高考物理機械波題目,僅供參考。
問題:
A點:y = - 2sin(5πt + π/6)m,B點:y = 3sin(10πt + π/6)m。
已知A、B間的距離為1m,且波速為1m/s,求AB間的波形圖。
答案:
根據題意,波速v = 1m/s,AB間距離d = 1m。
設該波的波長為λ,則有:v = λf,其中f為波的頻率。代入數據可得:λ = 1/f = 1/(10π)m。
由于A、B兩點的振動圖象已知,我們可以求出AB兩點之間的相位差。根據相位差的定義,有:Δφ = (ωtA) - (ωtB) = (5πtA + π/6) - (10πtB + π/6)。
由于AB間的距離已知,我們可以求出AB兩點之間的時間差Δt = d/v = 1/1s = 1s。代入數據可得:Δφ = (5π × 1) - (π/6 - (10π × 1) = 4πrad。
由于波是周期性變化的,所以AB間的波形圖應該是周期性重復的。因此,AB間的波形圖應該是兩個振動圖象的疊加。根據疊加原理,有:y = yA + yB。
將A、B兩點的振動圖象代入上式可得:y = -2sin(5π × 1 + π/6) + 3sin(10π × 1 + π/6)m = -2 + 3 × 3sin(π + π/6)m。
因此,AB間的波形圖為y = -2 + 9cosπm。
希望這個例子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機械波的基本概念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