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理包括以下內容:
1. 物理學的基礎內容,如運動學、動力學、機械振動和機械波、光學等;
2. 物理學和其他學科以及它們的實際應用,如分子動理論、氣體定律、熱力學、電學等;
3. 現代物理學的內容,如相對論、量子力學、粒子物理學等。
具體考試內容可能會根據考試大綱和具體省份的高考要求有所不同。建議您可以咨詢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老師,了解更具體的內容。
題目:一個質量為 m 的小球,在距離地面高度為 H 的光滑斜面上上下滾動,已知小球受到的阻力恒為 Ff,重力加速度大小為 g。求:
1. 小球在斜面上滾下的加速度大小 a;
2. 小球從靜止開始到到達斜面底端所需的時間 t;
3. 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最大距離 s。
解析:
1.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小球受到的合力為 F = mg\sin\theta - Ff,其中\theta 為斜面的傾角。因此,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 a = \frac{F}{m} = g\sin\theta - \frac{Ff}{m}。
2. 當小球開始運動時,其速度為 0。根據運動學公式,小球從靜止開始到到達斜面底端所需的時間為 t = \sqrt{\frac{2H}{a}} = \sqrt{\frac{2H}{g\sin\theta - \frac{Ff}{m}}}。
3. 當小球到達斜面底端時,其速度最大,此時小球受到的阻力與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相等。根據動能定理,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最大距離為 s = \frac{1}{2}mv^{2} = \frac{mgH}{2} - Ffsin\theta。
答案:
1. 小球在斜面上滾下的加速度大小為 a = g\sin\theta - \frac{Ff}{m}。
2. 小球從靜止開始到到達斜面底端所需的時間為 t = \sqrt{\frac{2H}{g\sin\theta - \frac{Ff}{m}}}。
3. 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最大距離為 s = \frac{mgH}{2} - Ffsin\theta。
這道題目考察了牛頓第二定律、運動學公式和動能定理的應用,難度中等。通過解答這道題目,你可以更好地了解高考物理的考試內容和難度,為未來的備考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