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要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理解力:包括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場力和磁場力等,要能根據(jù)受力情況,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運動性質(zhì)和運動變化)。
2. 運動學(xué):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并能解決簡單的情況。
3. 牛頓運動定律:理解牛頓運動定律,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 動量:理解動量和沖量的概念,掌握動量定理。
5. 能量:理解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功能原理等,并掌握能量守恒定律。
6. 曲線運動:掌握曲線運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能夠處理常見的曲線運動問題。
7. 振動和波:理解簡諧運動和波的基本概念,并掌握相關(guān)公式和圖示。
8. 電路: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包括歐姆定律、串聯(lián)、并聯(lián)等。
9. 磁場:理解磁場的概念和性質(zhì),掌握磁場對通電導(dǎo)體作用力的規(guī)律等。
10. 實驗:掌握物理實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應(yīng)用實驗儀器進行簡單的實驗設(shè)計。
以上內(nèi)容供您參考,復(fù)習(xí)時可以結(jié)合歷年真題,把握重點和難點。
例題: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打出紙帶,用直尺測量出各點的位移,如圖所示,已知A、B、C三點距離相等,且A點為零位置,求小車運動的加速度。
解題思路:
1. 根據(jù)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分別算出A、B、C三點的瞬時速度。
2. 利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
解題過程:
1.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s = v_{0}t + \frac{1}{2}at^{2}$,可求出A點的瞬時速度v_{A}。
由圖可知,相鄰的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s = \frac{1}{2}at^{2}$和$s = v_{0}t + \frac{1}{2}at^{2}$,可求出B點的瞬時速度v_{B}和C點的瞬時速度v_{C}。
2. 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a。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s = v_{0}t + \frac{1}{2}at^{2}$,可知相鄰的計數(shù)點間的位移差為$\bigtriangleup s = s_{n + 1} - s_{n} = aT^{2}$。
設(shè)加速度為a,則有:$a = \frac{\bigtriangleup s}{T^{2}}$。
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a = \frac{s_{B} - s_{A}}{T^{2}} = \frac{s_{C} - s_{B}}{T^{2}} = 0.6m/s^{2}$。
答案: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為$0.6m/s^{2}$。
注意事項:
1. 正確使用打點計時器,注意先開電源后放紙帶。
2. 正確選擇計數(shù)點并測量其位移和時間間隔。
3. 注意逐差法的應(yīng)用,利用逐差法可以減小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