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考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力學部分:包括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功和能、振動和波等。
2. 電磁學部分:包括電場、磁場、電磁感應等。
3. 光學部分:包括光的干涉、衍射、折射等現象的產生原理和公式。
4. 熱學部分:包括分子動理論、熱力學定律等。
5. 實驗部分:包括力學、電學、光學等幾個主要實驗的原理、操作步驟和公式。
此外,高考物理還會涉及到一些計算題,主要考察牛頓運動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具體考試內容可能因個人學習情況或地區差異而略有不同。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從靜止開始運動,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
解答: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所受的合力為:
F合 = F - f = ma
其中,F為水平外力,f為滑動摩擦力。
因此,有:
F合 = F - μmg = ma
其中,μ為動摩擦因數,m為物體質量。
已知F = 20N,μ = 0.2,m = 5kg
代入上式可得:
$a = \frac{F - \mu mg}{m} = \frac{20 - 0.2 \times 5 \times 10}{5}m/s^{2} = 2m/s^{2}$
所以,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