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高考物理初中題目:
1. 自由落體運動:一顆手榴彈從高處落下,設在下落過程中處于完全失重狀態,它下落一半高度,所用時間為t1,若讓它在空中有一定的初速度v后豎直向上拋出,它上升到最高點后落回原處,所用時間為t2,則v為多少?
2. 光的折射定律:一束光以60°角從空氣斜射到水面,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已知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夾角為110°,則反射角為_____度,折射角為_____度。
3. 牛頓第二定律: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當物體受到一個水平方向的拉力F作用時,隨著F大小的變化,物體的加速度大小也發生變化,當加速度大小由零逐漸增大到4m/s^2時,拉力F的大小為多少?
4. 力的合成法則:兩個共點力的合力范圍是______。
5. 勻速圓周運動:一質量為m的物體在豎直平面內作半徑為R的圓周運動,恰好能過最高點,已知在最高點時物體的速度為v,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當物體在最低點時的速度為3v時,物體在豎直平面內可能做勻速圓周運動。
B. 當物體在最低點時的速度為3v時,物體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為3mg。
C. 當物體在最高點時的速度為v/2時,物體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為mg。
D. 當物體在最高點時的速度為v/2時,物體受到的合力大小為mg。
以上題目都是基于初中物理知識設計的,考察了自由落體運動、光的折射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力的合成法則以及勻速圓周運動等知識點。
高考物理題目:
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物體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求:
1. 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 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大小;
3. 物體在5s內的位移大小。
這個問題涉及到初中物理中的力學和運動學知識,需要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進行求解。通過解答這個問題,可以考察學生對初中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
希望這個例子能夠滿足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