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2019高考物理科目涵蓋的考點包括:
1. 運動的描述以及參考系和坐標系。
2. 時間和時刻以及質點的認識。
3. 力的性質包括重力、彈力、摩擦力。
4.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5. 曲線運動以及運動的合成和分解。
6. 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
7. 動量以及動量定理的應用。
8.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
9. 電場力的性質。
10. 電場能的性質。
11.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和偏轉。
12. 電路的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13. 歐姆定律和電阻定律的應用。
14. 電功和電功率的計算。
15. 磁場力的性質以及左手定則的應用。
南昌市的高考考點主要集中在南昌市第一中學、南昌市實驗中學、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等學校,具體高考物理科目的內容可能因學校和學生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建議咨詢相關學校或咨詢當地教育部門。
題目: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從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斜面上的某點A時,突然撤去恒力F,物體繼續沿斜面向上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后,物體又沿斜面返回至原處。已知物體從開始運動至返回原處的過程中始終與斜面保持相對靜止,不計空氣阻力。關于此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物體在撤去恒力F前的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B. 物體返回斜面底端時速度大小為零
C. 物體在撤去恒力F后的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大小可能小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D. 物體在撤去恒力F前的運動過程中,物體受到的摩擦力逐漸減小
解答:
A. 物體在撤去恒力F前的運動過程中,由于斜面光滑,所以沒有摩擦力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機械能守恒,故A正確;
B. 物體返回斜面底端時速度不為零,因為存在摩擦力做功,故B錯誤;
C. 物體在撤去恒力F后的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大小可能小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因為存在摩擦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可能小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故C正確;
D. 物體在撤去恒力F前的運動過程中,由于物體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加速度逐漸減小到零,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逐漸增大,故D錯誤。
因此,例題中涉及到了物體的受力分析、運動分析、能量守恒等知識點。希望這個例子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