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字跡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卷面是否整潔:字跡是否清晰易認將直接影響閱卷老師的情緒。如果試卷字跡模糊,閱卷老師難以辨認,就會影響該卷的得分。因此,考生在答主觀題時,應做到字跡工整、清晰,不要連筆。
2. 格式是否規范:在解答物理題時,格式規范非常重要。只有格式正確,才有可能得到較高的分數。
3. 主觀性試題是否點到得分點:在做主觀題時,考生必須明確題目中要求什么、題目在問什么,同時明確該知識點包含哪些相關得分點,并將這些得分點一一羅列在答卷上。
4. 思維是否清晰:思維清晰是取得理想成績的保證。考生在答卷時,應按照自己的思維進程答題,切不可受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勢的影響。
5. 是否符合得分要求:在字跡規范、思維清晰的基礎上,考生應嚴格按照評分要求答題,避免因錯別字、語法錯誤、邏輯錯誤等原因而丟分。
總的來說,高考物理字跡分析對于評卷工作非常重要,因此考生在考試中應盡可能做到字跡清晰、思維清晰、符合得分要求,以提高自己的成績。
例題:
1. 重物質量為m,下落高度為h,下落時間為t。
2. 重物由靜止開始下落,且已知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g。
3. 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上有連續的點,相鄰兩個點之間有4個點未畫出。
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 該同學在實驗中用到了測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根據紙帶上的數據,可求得重物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E_{p}為________J。
3. 根據紙帶上的數據,可求得重物下落過程中動能的增加量ΔE_{k}為________J。
4. 根據上述數據,可以判斷重物下落過程中是否滿足機械能守恒定律。如果滿足機械能守恒定律,則ΔE_{k}與E_{p}的大小關系為ΔE_{k}________E_{p}(填“>”、“<”或“=”)。
答案:
1. 刻度尺;打點計時器。
2. 根據紙帶上的數據可知,重物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為ΔE_{p} = mgh = 0.5 × 9.8 × (0.705?0.665) × 10^{-2} = 0.02J。
3. 根據紙帶上的數據可知,重物下落過程中動能的增加量為ΔE_{k} = \frac{1}{2}mv^{2} = \frac{1}{2} × 0.5 × (0.705)^{2} = 0.16J。
4. 由于ΔE_{k} = \frac{1}{2}mv^{2} < E_{p} = mgh,因此重物下落過程中不滿足機械能守恒定律。
通過字跡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該同學在實驗中使用了刻度尺和打點計時器作為測量工具,并且通過紙帶上的數據計算出了重物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和動能的增加量。根據題目要求,我們可以判斷重物下落過程中是否滿足機械能守恒定律,并得出結論。在這個例題中,我們通過字跡分析過濾掉了錯誤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