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試板塊包括:力與能量、電與磁、光與光學、熱學。
其中,力與能量板塊包括牛頓運動定律和動量守恒定律,是整個力學部分的核心,也是解各類運動學題目的核心方法。電與磁板塊主要考查電磁感應、磁場、電磁場等內容。光與光學板塊主要涉及光的本性、光的干涉、光的衍射等。熱學板塊主要研究氣體定律和熱力學三大定律等內容。
總的來說,高考物理考試通過各個板塊覆蓋了物理學的主要內容,通過各個知識點的考查,對學生的物理學素養進行全面的評估。
題目:一個物體從高為H的平臺水平拋出,剛好落在地面上的一個水平臺階上,其示意圖如圖所示。已知物體與臺階的動摩擦因數為μ,空氣阻力不計。求物體拋出時的初速度大小。
解析:
物體做平拋運動,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
根據動能定理,有:
mgH = 0 - (1/2)mv2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mg - μN = ma
其中N為物體對臺階的壓力,a為物體在臺階上的滑動加速度。
由于物體在臺階上滑動時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故有:
v2 = 2a(H)
將上述各式代入可得:
v = sqrt(2gH(1 - μ))
答案:物體拋出時的初速度大小為sqrt(2gH(1 - 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