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爭分奪秒公式有:
1. 平均速度公式:$\overset{―}{v} = \frac{s}{t}$,該公式可以推出瞬時速度的公式:$v = s - \bigtriangleup s = v_{0} + at$。
2.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矢量三角形法,合力的方向是最終分解結果,把一個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成兩個力,通常采用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可以用三角形法則來驗證力的分解的合理性。
3. 運動的合成:在高考中,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經常和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等結合在一起出題,難度不大。
4. 動能定理:動能定理在高中階段的應用比較少,難度不大,可以作為得分的保證。
5. 功能關系:在高考中,功能關系通常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難度不大。
6. 牛頓第二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這兩個定律在高考中通常結合運動學公式來出題,難度不大。
此外,還有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等公式。建議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復習。
高考物理爭分奪秒公式例題:
【例題】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離地面高為$h$處以初速度$v_{0}$豎直上拋,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若選取最高點為零勢能面,不計空氣阻力,則拋出過程中小球增加的機械能為:
A.$mgH$
B.$mgh$
C.$mg(H + h)$
D.$mg(H - h)$
解析: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機械能守恒,所以拋出時小球增加的機械能為:$\Delta E = \Delta E_{p} = mgh + \frac{1}{2}mv_{0}^{2}$。
答案:B
【例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要明確零勢能面的意義。
【易錯點】很多同學容易錯選A選項,認為小球上升的過程中重力做負功,所以增加的機械能為$- mgh$。
【總結】本題是一道基礎題,關鍵要明確零勢能面的意義,明確只有重力做功時機械能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