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神舟飛船有以下幾個:
神舟一號。它是在1999年發射升空的,主要任務是驗證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總體技術和系統工程技術。飛船在軌運行了10周,并完成了7次軌道維持實驗。
神舟二號。它是在2001年發射升空的,主要任務是進一步進行空間環境適應性技術的初步檢驗和進一步深化應用工程技術的實驗。飛船在軌運行了6天,完成了預定的各項載人航天試驗。
神舟三號。它是在2002年發射升空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考核了飛船的性能和可靠性。飛船在軌飛行了5天,并成功進行了返回艙與軌道艙分離試驗。
神舟四號。它是在2002年進行載人航天工程的新一批次飛行試驗,飛行乘組包括1名航天員。飛船在軌飛行了7天,并首次進行航天員空間環境適應性、心理穩定性、救生等能力考核。
神舟五號。它是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由長征-2F火箭發射,飛行乘組包括航天員楊利偉。飛船在軌飛行了14天左右,并順利完成了各項預定操作。
以上就是高考物理神舟飛船的一些相關信息。
抱歉,無法提供與神舟飛船相關的物理例題,但是可以為您提供一些高考物理的例題,希望能幫助到您。
例題:
在某一星球上,宇航員在離星球表面一定高度的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小衛星,由于受到星球引力的作用,做半徑逐漸減小的運動,最后繞星球表面做勻速圓周運動。關于小衛星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衛星在軌道上運動時的速度一定大于環繞星球表面的速度
B. 小衛星在軌道上運動時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于環繞星球表面的向心加速度
C. 小衛星在軌道上運動時的向心力一定小于它在星球表面附近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
D. 小衛星在軌道上運動時的機械能一定大于它在星球表面附近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機械能
解析:
小衛星在軌道上運動時,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frac{Mm}{r^{2}} = m\frac{v^{2}}{r}$,解得$v = \sqrt{\frac{GM}{r}}$,可知小衛星在軌道上運動時的速度一定小于環繞星球表面的速度,故A錯誤;小衛星在軌道上運動時,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frac{Mm}{r^{2}} = ma$,解得$a = \frac{GM}{r^{2}}$,可知小衛星在軌道上運動時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環繞星球表面的向心加速度,故B錯誤;小衛星在軌道上運動時,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frac{Mm}{r^{2}} = m\frac{v^{2}}{r}$,解得$F = \frac{GMm}{r^{2}}$,可知小衛星在軌道上運動時的向心力一定小于它在星球表面附近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故C正確;小衛星在軌道上運動時,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機械能守恒;它在星球表面附近做勻速圓周運動時,重力提供向心力,機械能不守恒,所以小衛星在軌道上運動時的機械能一定大于它在星球表面附近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機械能,故D正確。
答案: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