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動力原理包括以下幾種:
1. 牛頓第二定律(慣性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與物體質量成反比。
2. 動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體,如果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為零,它們的總動量保持不變。
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別的物體;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其總量不變。
此外,高考物理還涉及到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等動力原理。具體來說,動能定理可以用來分析物體在恒力作用下做功的情況,而機械能守恒定律則可以用來分析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的機械能如何變化。這些定律和定理都是高考物理中常見的動力原理。
題目:一個長方體木塊在液體中以一定的速度向右運動,請分析木塊受到哪些力,這些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解答:
木塊在液體中向右運動時,會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一個是液體對它的阻力,另一個是液體對它的推力。
推力是由液體的流動性產生的。液體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但它們也具有流動性,可以相互交換位置。當木塊向右運動時,一部分液體分子會跟隨木塊向右運動,從而產生一個推力,使木塊向右加速運動。
綜上所述,木塊受到的合力為零,因此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