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17高考物理點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
1. 穩中求變:2017年高考物理命題繼續保持穩定,沒有出現大的變化。試卷結構合理、難度適中、區分度理想,符合高考的命題原則和課程標準要求。
2. 重視基礎:物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仍然是高考的重點。試卷中大部分題目都是基于這些基礎的題目,體現了對基礎知識的考查。
3. 強調能力:物理學科的能力要求仍然包括實驗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等。試卷通過設置具有一定難度的題目,來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
4. 突出應用:物理學科的應用價值仍然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試卷中有多道題目涉及到物理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體現了物理學的實際意義。
5. 重視物理實驗:物理實驗仍然是高考的重點之一,試卷中有多道實驗題,考查了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實驗設計能力。
6. 關注科技發展:試卷中有多道題目涉及到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體現了高考的導向作用,鼓勵學生關注科技發展,增強科學素養。
7. 題目難度適中:總體來說,2017高考物理試題的難度適中,符合大多數考生的水平,有利于考生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綜上所述,2017高考物理點評為穩中求變,重視基礎,強調能力,突出應用,重視物理實驗,關注科技發展,題目難度適中。
例題: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從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斜面上的某一點時,突然撤去力F,物體繼續向上運動,最后停在斜面上的某一點。已知物體運動過程中達到的最大速度為v_{m},最大高度為h,斜面的傾角為θ,求:
(1)物體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大小;
(2)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3)撤去力F后物體繼續向上運動的過程中,物體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點評: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動能定理和動能定理的應用,涉及的知識點多,但難度不大。
解題思路:
(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
(2)根據動能定理求出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3)根據動能定理求出物體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解題過程:
(1)物體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F - mg\mu - \mu mg\sin\theta = ma$解得:$a = \frac{F - mg\mu - \mu mg\sin\theta}{m}$
(2)物體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得:$mgh - W_{f} = \frac{1}{2}mv_{m}^{2}$解得:$W_{f} = \frac{1}{2}mv_{m}^{2} - mgh$
(3)撤去力F后物體繼續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得:$- W_{f}^{\prime} = 0 - \frac{1}{2}mv_{m}^{2}$解得:$W_{f}^{\prime} = \frac{1}{2}mv_{m}^{2}$
答案:(1)$\frac{F - mg\mu - \mu mg\sin\theta}{m}$;(2)$\frac{1}{2}mv_{m}^{2} - mgh$;(3)$\frac{1}{2}mv_{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