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理賦分最低的省份一般是實行等級賦分制的省市,如廣東、福建、上海、江蘇、浙江、北京、天津、海南、河北等地。
這些省份將選考科目分為兩類,即“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一般來說,首選科目中物理的難度較大,因此物理的賦分最低,甚至在個別地區物理的賦分可能低于某些特定考生。
具體省份和學校的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需要參考具體省份的政策和數據。
抱歉,無法提供具體的賦分最低例題。賦分制即將學生的卷面成績按照考試大綱規定的等級分標準,轉化成為相應的等級。新高考改革后,物理成為選考科目之一,其成績按照等級賦分制換算。具體來說,按照學生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定A、B、C、D、E共五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在五等級的基礎上,將A、B兩個等級細化為8個等級,以40分作為間距劃分出最終排名。
賦分制要求對學生的卷面成績進行打分,同時,在卷面和等級之間建立一種“轉換器”,以避免分數泄露或丟失。此外,賦分制也考慮到了不同學科的性質和難度差異,例如物理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比較難,因此物理的賦分也會相對較低。
為了確保公平性,具體的賦分制度會根據地區和學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同時,具體的賦分最低例題需要參考具體的考試大綱和評分標準來確定。建議咨詢所在地區或學校的教務部門或查閱相關文件,以了解具體的賦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