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題講解有以下幾個例子:
例一:
【題目】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從離地面高為H處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當它著地前最后$1s$內,下落的距離為$h$,求小球剛著地時地面對它的沖擊力的沖量大小。
【講解】
1. 自由落體運動的基本規律:$h = \frac{1}{2}gt^{2}$;$v = gt$。
2. 選取正方向,規定向下為正方向。
3. 落地前最后$1s$內,小球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gt = v_{t}$,末速度為零。
4.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位移差等于平均速度乘以時間,即$\Delta h = \frac{v_{t}}{2} \times t = h$。
5. 解得落地時的速度為$v_{t} = \sqrt{2gh}$。
6. 根據動量定理,選取小球為研究對象,取豎直向下為正方向。
【分析】
本題考查了自由落體運動規律和動量定理的應用,解題時要注意正方向的選擇和動量定理的矢量性。
例二:
【題目】一質量為$m$的小物塊沿半徑為R的圓弧軌道滑下,恰好滑到最低點時對軌道的壓力恰好為零。已知小物塊與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求小物塊滑到最低點時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講解】
1. 確定研究對象:小物塊。
2. 確定小物塊受到的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3. 對小物塊受力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
4. 根據運動學公式求解位移和時間。
5.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解摩擦力的大小。
【分析】
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確定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
以上僅是部分高考物理題講解示例,建議查閱相關資料或咨詢老師以獲取更多信息。
題目:
一個物體從高為H的平臺上以初速度V0水平拋出,恰好從距地面高度為h的A點沿切線方向飛出。已知物體與平臺邊緣之間的摩擦因數為μ,求物體著地時的速度大小。
講解:
這道題是一道典型的平拋運動題目,主要考察了平拋運動的基本規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首先,我們可以將物體在空中的運動分解為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在水平方向上,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為V0;在豎直方向上,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其下落的高度為h。由于物體在平臺上運動時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考慮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根據能量守恒定律,物體在空中的機械能守恒,即初始時刻物體的機械能等于末時刻物體的機械能。初始時刻物體的機械能可以表示為E1 = 1/2 mV02 + mgH,其中m是物體的質量,g是重力加速度。末時刻物體的機械能可以表示為E2 = mgh + 1/2 mV2,其中V是物體著地時的速度大小。
由于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f = μmg,因此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表現為物體的機械能減少了μmgH的額外能量損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將額外能量損失考慮進去,使得物體的機械能守恒表達式變為E1 = E2 - μmgH。
通過求解這個能量守恒方程,我們可以得到物體著地時的速度大小V = sqrt(V02 + 2gh - μ2gH2)。其中sqrt表示開平方根。
綜上所述,這道題考察了平拋運動的基本規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應用,需要我們仔細分析物體的運動過程并正確應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題的關鍵在于理解物體在空中的機械能守恒定律,并正確考慮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